《菰蒲深处》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247.7/588:3
馆藏地点:主校区文学图书借阅处(302)
《菰蒲深处》是一本描写作者汪曾祺的家乡旧人旧事的小说集,充满真情实感。书中人物大多真有其人,事也大多真有其事。翻开这本《菰蒲深处》,就象展开一幅幅旧时代风俗人情的浓泼重彩的长桢画卷。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他那封闭的家乡小城的深深眷念和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作者的描述是用一种说故事的口吻,娓娓道来的。就象在一个细雨绵绵的午后,几个友人,围坐在带竹檐的阳台上,听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叙述家乡旧事。听者跟随着故事里人物的命运忽喜忽忧,不能自已。
《时间的夜影》
作者:张珂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索书号:I227.1/64
馆藏地点:主校区文学图书借阅处(302)
《时间的夜影》是一部关于人生与时间的诗集,收录了《时间的夜影》作者张珂在2015年创作的大部分诗作。在诗中,作者感悟时间,体味生命,格调高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适合诗歌爱好者参阅。这些诗是写给自己的。在夜深人静时读诗和写诗如同月光一样已成了夜晚的一部分。在时间的夜影中,恍惚地体味着生命的意义或者无意义,记录了一些或明或暗、或苍白或彩色的情感和理智的斑驳片段。
《一卷星辰》
作者:汗漫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I267.1/1291
馆藏地点:主校区文学图书借阅处(302)
本书稿是极好的读书随笔集,书稿古今中外,纵横开阖,读来让人畅快淋漓,爱不释手。同时,书稿文笔细腻,充满诗意,从名家的生平、秉性、个人经历、时代背景、写作的主题、所受思潮的影响等出发,评说作品的行文风格、价值等。书稿随处可见妙语连珠,古今中外,信手拈来,互为佐证,以深厚的语言功底、诗意的语言,阐述了诗歌是什么,诗人的使命是什么,诗歌和语言的关系;如何写作,写作的基本原则,写作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从世界文学的视野参照比较认识我们的汉语,激发我们的诗心,传递一种“诗意地栖居大地之上”的生活方式。
《江南老行当》
作者: 王喜根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D669.2/22
馆藏地点:主校区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处(311)
这本书一看就特别“古”:侃侃而谈的往事,看似粗略的线条画,一些再难重现的人、事、物。这是一本文字书,却又处处显露出不可抑制的画面感。一方面得益于传神的插画,另一个方面则要归功于活灵活现的语言。作者王喜根记者出身,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怀有莫大的热情,并亲力亲为。他用手中的笔,将这些记忆中的老行当、传统工艺、民间艺人“画像”,留给我们一个切片式的回忆——哦,原来,以前还有这样的行当,我们的父辈、祖辈曾经历过这样的岁月。《江南老行当》由一百余篇短文组成,既是作者的亲身体味与思考,也是消逝岁月的映照。它是一位亲历者的人生回忆,一部江南老行当的断代小史,一本展露时代烙印的随笔集。
《极限体验与书写》
作者:[法]菲利浦·索莱尔斯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K835/7
馆藏地点:主校区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处(311)
《极限体验与书写》汇集了索莱尔斯1964年到1967年间发表的六篇文章,论及欧洲及法国文学史上六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丁、萨德、马拉美、阿尔托、巴塔耶和洛特雷阿蒙。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直至20世纪的法国,作者笔锋所向只为论述一个问题:写作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文字工作,而是会吞噬作者的生活并重新从其生活中降生的极限体验。否则,但丁不会将炼狱描绘得如此精彩,萨德不可能以时人所不容的笔触震颤后人的心灵。还有马拉美晦涩古奥的诗句、阿尔托的“残酷戏剧”、巴塔耶的后现代文学思想以及洛特雷阿蒙如先知般吟唱的《马尔多罗之歌》,这些不是埋首书斋的文人们所能完成的,更需要作家遨游至人性边缘才有可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