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
下面,让我们以《黄帝内经》开启中医养生趣味谈。
01
《黄帝内经全集 全译图解版》
作者:肖建喜
内容简介:
作为享有盛誉、流传久远的古代中医圣典,《黄帝内经》自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的“中国式”养生理论一直传承至今。2000多年来,它被认为是东方传统医学的源头,系统地总结了古代中医全方面的经验和智慧,阐明了人体生命和宇宙生命相应的规律,以阴阳调和、四时顺养等养生理论,对中国人的健康养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帝内经全集 全译图解版》分为《素问》《灵枢》两卷,共162篇,其中《素问》侧重于用理论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灵枢》则更侧重于实践与应用。全书采用通俗、流畅的白话全译形式,并配有详细的插图图解,让您在轻松阅读的基础上,全面理解并掌握中医养生理论的精髓。
推荐理由:
《黄帝内经》以阴阳调和、四时顺养等养生理论,对中国人的健康养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已传承2000多年,是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也是统领中国古代医药学和养生学的开山之作。
本书以权威、普遍接受的《黄帝内经》版本为基础,将全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精准的翻译,非医学专业也能轻松阅读。旨在帮您真正读懂《黄帝内经》,领悟它所阐述的养生之法,并将其灵活运用到生活之中。
本书以图文对应的方式对《黄帝内经》中的深奥理论进行逐篇解读。以200余幅表格、流程图归纳章节要点、难点,400余幅精美手绘插画对穴位、经络、脏腑、针刺等内容进行直观展示,并配以中国各大馆藏古籍书影、古画、文物照片等近100幅,清晰明了,便于理解。
索书号:R221/113(主校区医学与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处)
02
《中医节气养生与健康管理》
作者:杨勇、许虹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中医治病与健康管理相关基础知识,中医体质辨识与养生,中医养生方法,四时、节气养生以及老年人、儿童、妇女与慢性病人群的节气饮食、起居、心理及运动养生与健康管理,全书共八章。本书深入探析了二十四节气与健康管理的关系,揭示顺应二十四节气的养生奥秘,本书不仅围绕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自然变化,阐述了起居作息、饮食养生、精神调养与运动指南等内容。
推荐理由:
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6年8月19日至20 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同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 24 个特定节令,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是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创立的。自然界气象、物候的变化在二十四节气中直接反映出来,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是天人相应 “形神合一”的整体,人类机体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与二十四节气同样紧密相连。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二十四节气养生根据不同节气闸释养生观点,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等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正是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之典范。
索书号:R212/330(主校区医学与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处)
03
《你真的了解中医吗》
作者:何裕民
内容简介
中医中药乃中华民族之瑰宝,在历史长河中,她护佑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新时代的疫情当中,她更是发挥了其超越西医现代手段无法企及的功用。然而,就是这样的瑰宝,曾被质疑甚至被声讨退出医学舞台,对于她的争议为何如此之多之深?中医的优势是什么?中医有待提高之处有哪些?医学和科学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讨论这些问题是否可以做到客观、冷静?此书是解答这些问题的经典之作,本书作者何裕民教授以他广阔的视角、雄厚的知识储备从哲学、医学、科学以及历史等多角度进行阐发,并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向读者将这些问题娓娓道来。
推荐理由
您看到中医,认识的中医,是否代表了真正的中医?
历史告诉我们的真相是什么?
中医的优势病种有哪些?
如何理性地看待我们所拥有的这两套医学体系?
反对中医者到底在反对什么?他们的思想根源站的住脚吗?
国粹中医的未来发展之路,是怎样的?
以上问题,这本《你真的了解中医吗》将为您一一解答。
索书号:R2/215(主校区医学与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处)
04
《漫画中医文化故事——医事药闻(中医药文化传承系列)》
作者:王诗源、尹永田、庄子凡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医事趣谈和药闻趣谈两部分,主要讲述了古代医家们心系百姓疾苦、心怀家国天下,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推动中医药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书中以中医药知识为载体,用故事和漫画的形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融合其中,让青少年及广大中医爱好者在学习了解古代医家治学行医之路的同时,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中汲取营养。希望更多的青少年和中医爱好者通过阅读本书走近中医药、了解中医药,从而喜爱中医药、传承中医药。
推荐理由:
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著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中国古代医家尽管生活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但都医德商尚、志存高远。他们强调“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很生医家一生仁爱救人、淡泊名利、治学精勤、医风严道,为后世医家树立了典范。学习古代医家的行医故事,不仅可以了解中医药的发展历程,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导向和行为遵循,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索书号:R2-05/20(主校区医学与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处)
文字:刘俏